最近的私信留言里有不少剛剛開始跑步健身的朋友,經常會問老魏一些關於怎麼選擇第一雙跑鞋的問題。
今天就講一講挑跑鞋的「3條準則」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。老魏在這裡先提醒各位朋友,千人千腳,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,千萬不要盲目地去跟風買。適合別人的,那不一定就是適合你的。
第一條:考慮【緩震】還是【支撐】
對於新手來說,緩震跑鞋和支撐跑鞋都屬於「剛需」。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這樣的話:「緩震的好,保護膝蓋」,「支撐的好,跑得安全」。但到底是緩震的好還是支撐的好,主要還是看你自己個人是什麼個情況。

緩震跑鞋適合哪些人?簡單點來說,就是體重大想通過跑步減脂的人。這類人因為體重大,BMI指數往往高於正常範圍,所以當他們跑步的時候,膝蓋和雙腿需要承受更大的力量作用。如果本身的雙腿肌肉有足夠的素質,那還好說。但大部分情況下,他們很難做到只依靠肌肉和膝蓋就做到跑步無傷。
支撐型跑鞋更適合的自身缺乏足弓支撐,導致過度內旋的朋友了。簡單來說,就是有足外翻情況的朋友,選擇支撐型跑鞋會比較好。足外翻容易導致崴腳,而且不注意的話會因為長期力線不正,產生局部的創傷性或退行性關節炎。
一雙主打緩震功能的跑鞋,可以吸收掉更多來自地面的力,從而保護雙腿。對於剛剛起步的大體重跑者來說,這類跑鞋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。支撐性跑鞋則是通過結構上的設計調整,為足弓提供可以「借更多力的地方」,從而達到糾正外翻情況的目的。
第二條:太軟的「跑鞋」不要穿
對於老手來說,鞋只有好跑和不好跑的區別,很少會有能跑和不能跑的情況。這是因為他們的身體素質早就不需要外物加持了,除非為了時間成績,不然不會特意去選擇裝備。
但對於剛起步的新手,好好選裝備是很有必要的。一些中底過於柔軟的跑鞋,是絕對不能出現在你的清單里的。
對於新手來說,那些保護性好的、中底有一定剛性的慢跑鞋,才是最好的選擇。這類跑鞋目前市場上有很多,國內外都有,這裡簡單說兩雙。

太軟的跑鞋有以下幾個問題:一、中底過軟,足弓支撐不足。會導致足弓提前發酸發軟,進一步還容易導致肌肉拉傷,同時對足外翻跑者還存在一定隱患;二、緩震回彈不足,大部分過軟的跑鞋,它的中底幾乎沒有回彈能力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只軟,不彈」。而且緩震能力也存疑,相信很多人跑著跑著就感覺膝蓋或者小腿開始不舒服了。不要說新手受不了它們,高手都可能寧願光著腳也不願意穿這類鞋跑。
第三條:競速跑鞋不要買
不管是碳板跑鞋、綜合訓練鞋還是速訓鞋,對於新人小白來說,這些都是要規避的。老魏常說的一句話就是「適合的才是最好的」,不是說這些鞋不好,而是這些跑鞋不適合現階段的你用。
競速跑鞋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速度而製造的,是為了那些提高成績的跑者們準備的,它們從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過「保護性」的問題。特別是一些性格激進的碳板跑鞋,如果新手貿然使用的話,有大概率發生崴腳、摔倒等危險。

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健康,而不是受傷。跑步是循序漸進的運動,剛開始要注重保護,多穿那些保護性好的跑鞋。等以後自己身體素質上來了,經驗也豐富了,再去考慮試試訓練鞋、競速鞋。
我是老魏,感謝大家的閱讀,如果喜歡,還請點贊關注多多支持。
有什麼想要了解的,請評論留言,老魏一定會看的。
▍熱搜標籤:跑鞋、慢跑鞋、慢跑 鞋 推薦、慢跑鞋推薦、運動鞋 推薦、跑鞋 推薦
– End –